近日,上犹县社溪镇社溪村向我校寄来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对我校现代农林工程学院作物栽培技术创新团队在早稻育秧关键技术难题中的倾力支援致以诚挚谢意。此次行动不仅挽救了300余亩稻田的春耕生产,更成为我校“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现了我校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背景下服务“三农”的责任担当,也体现了学院“党建红引领农林绿”党建品牌的引领作用。


精准诊断:48小时破解育秧危机
3月中旬,社溪村早稻湿润育秧突发出苗异常、成苗率骤降的紧急状况,春播进度面临严重威胁。接到求助后,我校作物栽培技术创新团队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依托“实验室精准检测+田间重演模拟”双线诊断模式,在48小时内锁定两大核心症结:催芽翻堆不及时导致种子缺氧受损,苗床温差失衡引发幼苗抗逆性下降。团队成员方希林、田雪飞、张玉盛、陈纬、陈则星携技术方案冒雨奔赴田间,针对性地实施“全程温控+分段保湿”改良技术,通过优化催芽翻堆频率、铺设保温膜调控苗床温差,最终使成苗率提升70%以上,春播时效得到保障。

扎根红土:科研链赋能乡村振兴
此次参与救援的四位博士均为我校2024年重点引进的农业高层次人才。团队长期深耕赣南红土地,围绕粮食安全、绿色栽培和病虫害防控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构建了“科研攻关—成果转化—田间服务”全链条农技服务体系。此次成功处置育秧危机,正是学校“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育人理念的生动写照,也是学院“党建红引领农林绿”党建品牌在服务农业产业链中发挥实效的具体表现。
职教力量:书写大地论文,守护粮食安全
这封感谢信是对我校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成效的双重认可。现代农林工程学院将以此次事件为契机,持续推进“专家驻村+技术到户”服务机制,聚焦现代化农业强国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任务,发挥农业类高职院校的专业优势,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在赣南沃野落地生根。
目前,社溪村早稻春耕春种已全面完成,秧苗长势喜人。我校将继续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强化党建引领,扎实推进科技助农服务实践,用实际行动守护“赣南粮仓”,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撰稿:方希林;图文编辑:任磊;责任编辑:温春燕;初审:巫健;复审:李琪;主审:曾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