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践行“建设全国最友好大学”的理念,切实增强师生在校园生活中的幸福感与归属感,2025年3月,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团总支携手学生会,共同在A3天佑楼北337室打造了“党群暖心角”。
“党群暖心角”面向全院师生开放以来,凭借丰富多样的便民物资和贴心周到的服务,为师生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关怀,已成为校园中传递温暖的重要场所。
党建领航聚温暖,“友好名片”焕新光
在“党群暖心角”这方温馨天地里,物资配备丰富且实用,充分考虑到了师生们的多元需求。急救箱时刻待命,里面各类应急药品、器械一应俱全,以备不时之需;葡萄糖方糖静静摆放,为在体育课后体力透支、低血糖发作的同学迅速补充能量;红糖姜茶散发着温暖的气息,在寒冷的冬日或特殊的日子里,为师生驱散寒意,带来身心的舒畅;暖宫贴被细心地收纳在专属区域,为特殊时期的女师生送去贴心呵护。除了这些,心理解压涂色本和拳击包也为大家提供了释放压力的途径。当学习和工作的压力如潮水般涌来,师生们可以拿起画笔,在色彩的世界里放松身心,或是对着拳击包尽情挥拳,将负面情绪宣泄而出,重新找回积极的状态。此外,为了更好地服务师生,其开放时间根据师生的作息规律,精心设置为工作日的三个时段,确保师生在疲惫或有需求的时刻,都能及时获得帮助与慰藉。

“党群暖心角”绝不仅仅是一个存放物资的场所,它更是传递温暖与善意的关键枢纽,是连接学院与师生情感的重要桥梁。在这里,每一项物资的选择、每一个服务细节的设计,都饱含学院对师生的深切关怀。通过“党群暖心角”这个平台,学院将对师生的关爱落实到每一个细微之处,这种关怀不仅让师生们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及时得到帮助,更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师生们对学院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党群暖心角”的存在,就像一颗温暖的种子,在校园里生根发芽,有力地推动了“建设全国最友好大学”这一理念在学院的落地生根,让友好、关爱的氛围在校园中不断蔓延。
学生点赞传佳话,“暖心关怀”绽芳华
自“党群暖心角”开放以来,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好评,许多同学纷纷分享在暖心角的暖心经历。一位同学回忆道:“上周体育课后,我的室友突然低血糖,当时情况有些紧急,我们赶忙来到‘党群暖心角’,找到了葡萄糖方糖,及时缓解了她的不适,真的特别感谢有这样一个地方。”还有同学提到,在焦头烂额处理学习任务时,偶然发现了暖心角里的解压涂色本,专注描绘图案的半小时里,焦虑感悄然消散,身心得到了极大的放松。此外,“党群暖心角”还设置了贴心的“女生专区”,将女性用品和暖宫贴单独收纳,既保护了隐私,又让处于特殊时期的女同学感受到温暖与关怀。

云计算2412刘欢介绍说,暖心角已经成为校园里传递善意的温馨场所。“我曾看到一位同学因运动受伤,在‘党群暖心角’里寻找处理伤口的药品,旁边的同学主动帮忙找到碘伏和棉签,耐心地帮他清理伤口;也曾看到有老师利用课余时间来到暖心角,为即将参加比赛、倍感压力的学生们送上解压涂色本,并轻声鼓励他们放松心态。”同学们也积极参与到暖心角的维护中来,主动反馈物资使用情况,共同守护这个充满爱的角落。如今,路过天佑楼北337室,常常能看到师生们轻声进出,领用所需物资。看似平凡的一包红糖、一张退热贴,却承载着“你需要,我就在”的温暖承诺。
“党群暖心角”的设立,不仅是物资的汇聚,更是信任与关怀的生动实践。它让师生们在忙碌的校园生活中,真切感受到触手可及的温暖,已然成为信息工程学院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未来,学院将持续优化和完善这一平台,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形式,让温暖持续传递,让“建设全国最友好大学”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为打造更加和谐、温馨的校园环境贡献力量。
(撰稿:王观燕、刘康兴、钟林;图文编辑:任磊;责任编辑:温春燕;初审:王明瑞;复审:李琪;主审:曾卫平)